技術創新和機床產品機構升級是國內機械加工機床制造業的發展方向。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效率低下高能耗的企業勢必遭到淘汰,只有順應市場需求走高科技可持續發展的道路才能立足市場。業內專家表示,我國進口機床中很大一部分是屬于中端機床產品,對中檔機床產品的需求明顯增加,反映出國產中高檔產品在技術水平和產業化上都存在缺陷。
對于我國緣何存在低端產品居多現象,,我國機床制造起步較晚,專業人才匱乏等短板在短時間內無法彌補。減弱對進口依賴,就應該大力引進和培養人才,加大對機床研發的投資力度才是解決之道。國產機床是否能突破進口機床的圍困,還看未來我國高端機床制造是否能夠達到************水平。
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機床工具產品進口增速高居不下,累計進口202.9億美元,出口僅為89.0億美元。2010年,我國機床貿易逆差只有80.42億美元,而到了2011年,我國機床產業貿易逆差竟高達113.9億美元,逐年增長的進口數量有增無減。而進口數量的增長,意味著我國機床產業目前如同一個“虛胖子”。
這種差距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近幾年,我國普通機床需求和供給的爆發性增長,制約了用戶整體工藝水平的提升,也減緩了機床行業整體制造水平的提升速度。另一方面是國內企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無法滿足重型機床單件等技術要求較高產品市場上的需求,這也是我國機床產品存在的結構問題。
隨著經濟技術的發展,市場需求發生改變,傳統技術的中低端機床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化建設的需要,中高端機床的需求量比例增長。面對市場的變動,中國機床產業顯然沒及時作出改變。國內機械加工機床的出口量下降,國外中高端機床大量進口。目前,中國高檔數控系統和功能部件仍然主要依靠進口,機械加工機床工具產品進口額居高不下。中國擁有著世界上最多的機床制造廠家,卻缺乏與國際機床制造商競爭的技術實力,中國經濟建設、重點工程所需的高檔床主要依賴進口,國產中檔數控系統市場國內占有率只有5%,而高檔床所需的數控系統95%來自境外,功能部件國內市場占有率僅為30%。中國機械加工機床制造業的轉型迫在眉睫。 |